北京安定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安医故事

专题报道

安医故事

急诊的故事④:能工巧“护”

发布时间:2023-05-17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北京安定医院急诊以诊治精神科“急重危难”闻名京城,更因全年无休24小时开放,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精神疾病患者不中断的抢救通道。近一年来,其月均急诊量1800人次,占北京市精神科急诊总数的90%以上。日前,宣传中心朱秋艳走进急诊,带你沉浸式感受真实的精神科急诊

  2022年7月,急诊王护士申请下一项专利——输液器防脱夹。这项发明得益于她日常护理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精神疾病患者经常处于冲动躁闹状况,不能配合输液治疗,导致输液管与输液袋分离,药液外流,治疗中断。

  过去,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护士们经常用头皮针上的软管将输液管与输液袋系牢,更换输液器时,再重新解开系牢,很不方便。

  在长期的摸索中,王护士研制出一种线状的固定装置——输液器防脱夹,利用其一端的强力弹簧夹和另一端带有安全锁的钩夹,将输液管和输液袋牢牢固定,避免了两者分离造成的患者出血,保证了药物用量。

  “需要输液的地方都能用到,”王护士介绍,“特别是有的患者输液时间很长,中途的进食、如厕、翻身等活动,都有可能造成输液器分离。”

  在急诊,这些细心的巧思随处可见,体现在疾病诊疗上,也体现在日常护理中。

  翻身,拍背,刷牙,换药,是为每个卧床不起、意识不清的留观患者每日重复多次的操作,护士们经常边哄边干。

微信图片_20230517174720.jpg

护士为卧床患者拍背

  “再给次机会好吗?”王护士拿着沾了漱口水的棉签,“央求”好不容易才张嘴一次的于奶奶,要给她刷牙。74岁的于奶奶双眼紧闭,不语不动,从来医院就一直处于亚木僵状态,只在护士的反复劝说下才有微弱回应。

  “失禁性皮炎、压力性损伤、肺炎、静脉血栓栓塞都是卧床患者面临的风险”,急诊张护士长强调,“急诊护士不仅要懂精神科护理,精神科症状学扎实,还要了解很多基础病的护理,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躯体问题。”

新轮转到急诊的护士认真做着学习笔记

  长期卧床的张志军(文中患者均为化名),就因大小便失禁,患上了失禁性皮炎。其家属又不会照顾,送来急诊时,臀间皮肤早已溃烂,出现大面积损伤。

  看到这种情况,急诊护士马上拿来纱布和生理盐水,帮助患者清洗伤口和皮肤,又让家属买来保护皮肤创面的敷料,每日为其清洗敷药,还在出院时为其家属耐心讲解回家后的护理事项。

微信图片_20230517174731.jpg

护士给家属讲解护理事项

  留观病房因为可以家属陪护,医护们免不了和家属打交道。看见护士们在吃早饭,正办住院的家属羡慕地说,“我也还没吃早饭呢”,听到这话,护士们毫不犹豫地拿了馅饼让家属“垫垫肚子”。日常陪护时,遇到家属和患者急需的各类物品,医护们只要自己有的,都会无偿给家属提供。

  作为物资“大总管”,在急诊工作十几年的梁护士深有感触,“急诊的医护都很有奉献精神,除了生活用品,平时精神科用量不大的碘伏、3m胶布,经常自己花钱买,从不计较,也是为了工作方便嘛。”

  润物细无声,是对精神科护理工作最形象的概括。

  护士们每日环绕在患者身边,近距离接触患者,贴身照料患者,耐心安慰患者,看似平常的工作,却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贴心的关怀与温情,体会到治疗的温度。

  正是专业的诊治、精心的护理,医护间的默契配合,实现了急诊的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