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安医新闻 |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2025年工作研讨会及学术交流会圆满召开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2025年工作研讨会及学术交流会于2025年7月在我院召开。会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系2025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及研讨;第二部分由学系特邀的6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聚焦临床心理学科前沿科技进展,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讨对于相关研究和行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学系工作研讨会
临床心理学系五届系务委员会共有28名委员,囊括19家成员单位。学系办公室主任刘竞副教授首先对2025年上半年学系建设情况进行汇报,梳理了学系半年来的重点、亮点及常规工作完成情况,着重展示了“学系成员单位临床心理服务情况调研”结果。
李占江教授作为上届学系主任,向与会委员分享了学系发展建设经验。他回顾了临床心理学系的发展建设历程,指出学系未来发展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些重要事宜,以延续学系成立初衷,促进临床心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随后的交流研讨环节,学系副主任庞宇、脱厚珍、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丁欣放、天坛医院副教授张宁等分享了所在成员单位的发展建设经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过程中的需求和思考。现场气氛热烈。
学系主任张庆娥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感谢了以李占江教授为代表的四届系务委员会对学系发展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及与会委员对学系发展所提出的重要意见建议,提出了2025年下半年学系的重点工作方向,鼓励大家以此为抓手形成合力,汇聚学系资源做好学科建设工作。
临床心理学系学术交流会
开幕式上,临床心理学系主任张庆娥教授致辞,她表示本次会议汇聚了临床心理学领域的顶尖学者与实践专家,希望大家通过他们的分享,促进思想碰撞,推进学科创新。
交流会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韩布新研究员以“精神医学如何有‘精神’”为题,探讨了当代精神医学的发展方向。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王征教授为大家讲解了认知灵活性在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性及其在精神疾病中的角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玮文研究员聚焦“早期创伤的印记:表型、机制与干预”,系统梳理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方晓义教授基于“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数据”,揭示了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严峻形势。北京慧加医学赵洪波博士为大家系统讲解了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高功能ASD(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非药物干预策略。
经过半天的学习、交流与讨论,会议最终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