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定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战疫日记

专题报道

战疫日记

行医救人 我很骄傲

字号: + - 14

北京安定医院援小汤山医院医疗队 齐小梅

image.png

  自3月19日抵达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我从一名普通医务人员,变成了一名“抗疫”战士。

  抵达小汤山定点医院的当晚,接到了小汤山定点医院检验科冯琳琳主任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她沙哑的声音,没有任何寒暄,她粗略介绍了一下科室情况,通知我第二天早上7点抵达医院检验科,尽快加入这个集体,说完就匆匆挂断了电话。一丝丝不安浮上心头,不知道我将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

  3月20日晨,我和另外3名来支援的检验科同仁,一起抵达科室。眼前的一幕让人不由得就紧张了起来。科室清洁区的走廊里人来人往,有穿好了防护服准备进污染区的同事,也有刚刚脱下防护服满脸压痕大口喝水的同事,甚至有的同事鼻梁上已经被口罩磨出了血痂。各个房间里的电话声此起彼伏,能感受到科室里四处充斥着紧张的气氛。

  初来乍到的第一天,科主任简单介绍了一下科室情况。小汤山定点医院检验科分为常规检测组和PCR(核酸)检测组,我支援的是常规检测组。在我们4个外援到来之前,原小汤山定点医院检验科的9名同仁已经连续奋战多日。他们9个人,3个组,早中晚3个班次,每天都在防护服里面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他们凌晨下中班回到驻地,早上8点又赶来医院上白班,忙碌一天后,凌晨继续上夜班。连续作战带来的疲惫感,让他们对于我们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希望我们能早日上岗。

image.png

  3月20日,上午科室负责信息系统的老师带着我们熟悉LIS系统的各种功能。下午科主任对着图纸介绍了一下科室布局。负责生物安全的同事给我们介绍了科室的生物安全要求。早出晚归的第一天终于落下了帷幕。

  3月21日上午,我们几个外援正式穿上防护服、隔离衣,进入了检测区。真正进入了污染区,才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含义。在防护服和面罩里面工作时呼吸费力,长时间缺氧导致头痛和心慌。三层手套增加了防护安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操作难度。护目镜上的水雾,结了一层又一层。鼻子、耳朵被压出了红红的印子。小汤山定点医院检验科的仪器设备都是新装设备,因为培训时间不足,启用伊始,我还处于摸索仪器的各种操作程序阶段,并且部分设备故障频发,但是标本量却与日俱增,但想到每一个送检的标本后面都是一个着急回家的同胞,我只能咬牙坚持再坚持。

  连续几日跟组学习,从24日起,我们外援4人正式入组。检测人员变为12人,4组,3班次,原来的9个同事终于可以下夜班之后在驻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

  来到小汤山的十天里,我逐渐适应了这种工作强度和节奏,也融入了这个集体。后方安医保障组的老师们想尽办法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事无巨细。背后有家的感觉,让我在这里更加踏实的工作。

  SARS肆虐的2003年,参加高考的我,毅然选择了医学专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当年那个少女在心中种下了一颗要行医救人的种子。现在种子已经长成了一棵树,可以为他人遮荫避凉,我很骄傲!